首頁 黨政動態 走進臨澤 政府信息公開 辦事服務 政民互動 臨澤招商

【我的鄉村我的家】村美民富一工城

發表日期: 2023-03-16 15:26 編輯錄入:臨澤縣融媒體中心編輯 來源:臨澤縣融媒體中心
 : 

【村名由來】

一工城村,因坐落于一工城灘而得名。傳說明嘉靖年間,北部少數民族經常南下侵擾農耕區人民,明朝政府雖然修筑了城墻和傳遞信息的烽燧,但未設置駐兵城堡,不利于邊關防守,巡撫唐澤奏請在此筑平川堡。次年春季施工時突遇大風,風沙彌漫,將筑城旗幡吹到了古懷城東側(今鎮政府治所),只筑了一工的城池便廢棄,留下了遺址——一工城。

【村莊檔案】

一工城村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南端,東隔沙漠與板橋濠洼村相望,西接三一村,北靠大青山與內蒙古相連,南接五里墩村和平川村,總面積達3萬多畝畝。全村共有13個社382戶1523人,總面積14.08平方千米,其中耕地面積5.14多平方千米,2022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58.67元。

小時候,我的家一工城村給人們的印象是大漠孤煙,是黃沙漫天,是帶我們走進“沙場烽火連胡月”場景的古烽燧。在我的心里,她是堅守歲月、不屈不撓戰風沙、鎖“黃龍”的父母和鄉親,是開荒復墾造良田的火熱場景,是猶如彎彎明眸的鎖龍潭,是我和伙伴們的溫柔歲月。在我的印象里,她雖然風塵仆仆,但她一直在努力成長、每一步都在變好,從小時候到現在,她已從一個滿身沙土的孩童,長成如今意氣奮發的青年,她的一簇簇梭梭、沙拐棗、紅柳和一排排老楊樹是最別致的風景,她的沙漠變成了綠洲,戈壁變成了良田,大漠中穿梭著筆直的公路,她和她的人民在堅守和拼搏的征程上從未停歇,創造了今天的幸福日子。

文明風尚點亮新生活

一工城村位于平川街十字沿張羅公路北上3公里處,驅車經過一個一個的梭梭和紅柳覆蓋著的沙丘,就進入了一工城村。一路上,公路兩邊田野里的制種玉米正拔節生長,筆直的白楊樹衛士般矗立周邊,農田外圍成片錯落有致的防風林帶形成一道天然綠色屏障,守護著這里的居民。

穿越平坦的大道,路過明長城遺址向北延伸,來到居民點,白墻紅瓦的房舍整齊敞亮,門前栽滿果樹,枝頭掛滿水果,院內老人坐于樹蔭下聊天,孩子戲鬧,平靜安詳。

來到在村文化廣場,平整而又寬敞,四周各色花卉令人賞心悅目,道路兩邊的墻面上是醒目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道德準則、法律法規、科普知識、惠民政策、文明新風等內容,一幅幅漫畫、書畫和一首首詩歌成為文明鄉村的“解說員”。在這樣濃厚文化氛圍熏陶下的人們性格開朗、吃苦耐勞、淳樸善良,他們教育孩子崇尚文化、孝老愛親。他們積極參與文藝活動,農閑時節,在村文化中心、文體廣場時時處處都是他們的“打卡”身影,他們結合春節、“三八”婦女節、“五一”勞動節等重要節日,積極舉辦的文化體育活動,豐富的文化活動讓他們的生活有滋有味,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。

勤勞質樸共建新家園

一工城是一個處在沙漠中的村莊,人們的生活環境幾乎是惡劣的。但這里的人們艱苦奮斗、吃苦耐勞,用一代又一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創造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
1971年春,平川人民公社開始實施一工城灘開發工程,按當時的大隊建制把鹽堿地劃片,發揮大集體優勢,調配人員駐點開墾土地。1977年10月開挖一工城干渠,隨后相繼修筑了兩條提灌渠,為土地開發提供了保障。第一代開拓者在北部靠近荒漠邊緣栽植防風林帶,東部靠近沙漠地帶栽植梭梭和紅柳,硬是開辟出了近2萬畝的一塊綠洲,構筑起了防風屏障,抵擋了風沙對莊稼的侵襲。

1996年4月開始,東部定西、積石山、岷縣、靜寧、古浪等地方的數百戶千余人移居此地,相繼安家,共同加入了開發家園的隊伍。帶著對新生活的夢想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他們看到這里有黨和政府為他們平整好的土地和住房,堅定了努力創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決心。他們不等不靠,擼起袖子,修路、筑渠,在戈壁荒漠上平整出了近萬畝農田,種出了“金豆豆”。如今,他們的腰包“鼓”了起來,腰桿子也挺直了,過上了倉里有糧、兜里有錢、居有新房、出行有車的甜美日子,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創建美麗家園的行列中。

與時俱進筑就富民路

今天的一工城村,已是田疇沃野。她的南邊是連片的制種玉米,北邊是特色瓜果、養殖小區、防風林帶,猶如一個巨大的“聚寶盆”,是“三北”防護林帶上一片最靚麗、最充滿希望的綠洲。這些成就自然與一工城村的人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,與時俱進,走上發展特色林果產業和養殖業的路子密不可分。

近年來,一工城村和全村人民在鎮黨委政府和村黨支部、村委會的帶領下,牢固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緊抓政策機遇,瞄準北部沿山生態屏障建設與戈壁產業發展的機遇,依托荒漠面積大的資源優勢,精準發力,把沙漠戈壁光熱等優勢資源的開發與生態建設相融合,打造成了集特色林果、設施農業為一體的絲路寒旱產業園。他們多方籌措資金,建設水、電、路、林、渠、冷藏庫等配套的基礎設施;建成1萬立方米的蓄水池2個,實施高效的滴灌技術,有效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;以生態防護林、美麗鄉村、治沙造林提升為重點,以沙灘、荒地、空曠地段為突破口,通過生物治沙、工程治沙相結合方式,持續開展防沙治沙筑牢生態安全屏障,累計建成特色林果5500畝,交出了生態與產業發展的雙重“成績單”。

人們總是希望日子再幸福一點,更幸福一點。如今,新時代新征程的號角已吹響,新的發展目標已經確定,一工城村緊盯我縣“一核四廊多點”空間布局、“一城五縣”建設目標和以“六化”促城鄉一體化的有利契機,以開局就是決戰的干勁,以起步就是沖刺的拼勁,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全力以赴推進產業發展、項目建設、社會治理、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,用實干擔當跑出鄉村振興“加速度”,讓老百姓的日子更富足、更和諧。(單國成)

編輯:劉??穎

審核:徐??燾
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返回頂部
五月婷婷六月丁香|精品国产三级a∨在线无码|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|在线视频第一亚洲